今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14.8%
16 2025-04-05 08:27:20
从1月27日晚开始,对排查出的重点对象实行居家观察。
七是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因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以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昭通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唐燕说。医院先后对医护人员、行政人员、保洁、后勤等各类人员分类分层开展专题培训,将接诊流程、个人防护、感控、环境消毒等知识在全院进行培训及演练,确保人人过关、不留死角,大大提升了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能力。针对疫情制定了全方位的预防应急预案,各环节落实各项措施,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严禁医师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转诊患者。先后组织召开了14次疫情防控领导组专项工作会议,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临床救治专家组、临床救治工作组、中医专家组、院感防控组、疫情报告组、后勤保障组、人事调配组、宣传报告组、审计财务医保组、财务审计组、涉外联络组、物资设备组、督导组等15个工作组。
同时,建立了时报、日报制度,要求分诊及发热门诊每接待1名发热患者时上报信息及跟踪情况。根据中央、省、市的防控部署,昭通市中医医院高度重视,全院进入应急备战状态。道角村是全市3个整村搬迁的行政村之一,海拔2100米至3939米,高山深谷、云海笼罩,被誉为云上道角。
由于居住极其分散、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很多贫困群众不会和陌生人打交道,有的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进过城。为了让群众能够立刻拿到照片,局里特意购买了一台彩色打印机,到目前已经拍了4000幅左右第一阶段打通溢洪洞,排除险情。沿着崎岖的山路往里走,仍然可见鲁甸6.5级地震留下的乱石堆痕迹。
在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缜密规划后,堰塞湖治理工程于2016年2月26日全面启动,该工程概算总投资33.0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54亿元,其余为电站股东融资。2019年11月,该工程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为全国乃至世界自然灾害治理积累了新经验,提供了新探索。
这个大型堰塞湖危险系数极高,随时面临垮塌、引发溃坝的危险,成了悬在地震灾区的一颗定时炸弹,严重阻断两岸交通的同时,更直接影响上游会泽县两个乡(镇)以及下游鲁甸、巧家、昭阳3县(区)10个乡(镇)3万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里机械轰鸣,车来人往,堰塞湖除害兴利整治工程已全面完成各项关键性建设任务,迈入调度运行阶段。张庆良说,着眼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视生态保护,将产生的所有弃渣都有效利用填平了乱石堆,在边坡治理上除了喷浆、挂网护理,还整理台地种草栽树,恢复植被超过90万立方米。据悉,红石岩堰塞湖水电站将于2020年3月正式投产,年发电量约7.35亿千瓦时,将在服务地方保民生、促发展、助脱贫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彭念敏 谭光吉文/图)。顷刻间,右岸崩塌形成600多米高的边坡,左岸形成456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整个堰塞体堆积方量为1000万立方米,堰塞湖库容1.6亿立方米。来到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两岸青山叠翠,千米深壑碧波荡漾。第三阶段是除害兴利,彻底将堰塞湖变废为宝,建设永久性水利工程,实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集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目标。
张庆良说,经过近4年的日夜拼搏,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已于2019年12月19日成功下闸蓄水,堰塞湖水库库容1.8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201兆瓦。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造成火德红乡李家山村和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的牛栏江干流两岸山体塌方。
当时,由于堰塞体体量大,上游集雨面积大,而且水位上涨迅速,应急处置难度大,要采取工程措施排险,抢通震毁公路,在悬崖上凿壁架桥。云南水投牛栏江堰塞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张庆良回忆说,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会商,决定将堰塞湖整治工程分为应急处置、后续处置和后续永久整治三个阶段。
工程不仅确保了周围3万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保障了6.3万亩农田灌溉,6.91万人的供水,还攻克了620米高边坡治理、在乱石堆上建防渗墙达到137米的两个世界级难题,成为国内首次堰塞湖永久性整治工程、世界首例堰塞湖除害兴利工程。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向最好的结果努力。堰塞湖形成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判险情,果断转移安置群众1万余人,并快速立项实施堰塞湖整治工程。第二阶段是恢复重建,使溢洪洞的过流能力达到两百年一遇标准,进一步排除危险这里机械轰鸣,车来人往,堰塞湖除害兴利整治工程已全面完成各项关键性建设任务,迈入调度运行阶段。当时,由于堰塞体体量大,上游集雨面积大,而且水位上涨迅速,应急处置难度大,要采取工程措施排险,抢通震毁公路,在悬崖上凿壁架桥。
张庆良说,经过近4年的日夜拼搏,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已于2019年12月19日成功下闸蓄水,堰塞湖水库库容1.8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201兆瓦。据悉,红石岩堰塞湖水电站将于2020年3月正式投产,年发电量约7.35亿千瓦时,将在服务地方保民生、促发展、助脱贫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云南水投牛栏江堰塞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张庆良回忆说,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会商,决定将堰塞湖整治工程分为应急处置、后续处置和后续永久整治三个阶段。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向最好的结果努力。
第三阶段是除害兴利,彻底将堰塞湖变废为宝,建设永久性水利工程,实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集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目标。2019年11月,该工程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为全国乃至世界自然灾害治理积累了新经验,提供了新探索。
第二阶段是恢复重建,使溢洪洞的过流能力达到两百年一遇标准,进一步排除危险。这个大型堰塞湖危险系数极高,随时面临垮塌、引发溃坝的危险,成了悬在地震灾区的一颗定时炸弹,严重阻断两岸交通的同时,更直接影响上游会泽县两个乡(镇)以及下游鲁甸、巧家、昭阳3县(区)10个乡(镇)3万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彭念敏 谭光吉文/图)。沿着崎岖的山路往里走,仍然可见鲁甸6.5级地震留下的乱石堆痕迹。
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造成火德红乡李家山村和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的牛栏江干流两岸山体塌方。来到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两岸青山叠翠,千米深壑碧波荡漾。
顷刻间,右岸崩塌形成600多米高的边坡,左岸形成456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整个堰塞体堆积方量为1000万立方米,堰塞湖库容1.6亿立方米。在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缜密规划后,堰塞湖治理工程于2016年2月26日全面启动,该工程概算总投资33.0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54亿元,其余为电站股东融资。
第一阶段打通溢洪洞,排除险情。张庆良说,着眼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视生态保护,将产生的所有弃渣都有效利用填平了乱石堆,在边坡治理上除了喷浆、挂网护理,还整理台地种草栽树,恢复植被超过90万立方米。
堰塞湖形成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判险情,果断转移安置群众1万余人,并快速立项实施堰塞湖整治工程。工程不仅确保了周围3万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保障了6.3万亩农田灌溉,6.91万人的供水,还攻克了620米高边坡治理、在乱石堆上建防渗墙达到137米的两个世界级难题,成为国内首次堰塞湖永久性整治工程、世界首例堰塞湖除害兴利工程产值从1.8亿元增加到了2.45亿元。去年,他还主动向社区党组织上缴了100年的党费,被社区退了回来,原因是让他留着钱养老。
其实,经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龙头山镇的交通条件已经大为改善,行政村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247个村民小组现在已经全部贯通,80%的村组公路实现了硬化。如今走进龙头山镇,粉墙黛瓦、油路通达、产业兴旺,集镇和村庄都真正建成了幸福美满的新家园。
天麻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2.3万亩发展到了2018年的8.02万亩,产量从330万公斤增加到了2800万公斤,产值从2.4亿元增加到了40亿元。到2022年,力争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百亿元以上。
截至2019年底,昭通实现5.24万户23.06万搬迁群众全部搬迁入住。昭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艰巨,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只有立足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条件,不失时机地发展高原特色产业。